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7日电 (记者 戚亚平)目前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.94岁,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降低,“健康兵团”行动阶段性主要目标如期实现。
12月7日,新疆兵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健康兵团”建设相关情况。新疆兵团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钟义龙称,2020年1月,新疆兵团启动实施“健康兵团”行动。着眼于满足兵地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,新疆兵团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局、文体广旅局等相关部门,围绕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突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,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,“健康兵团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12月7日,新疆兵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健康兵团”建设情况。戚亚平 摄
记者获悉,新疆兵团坚持真抓实干,协同推进“健康兵团”建设;以提升能力水平为重点,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;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目标,大力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;以开展卫生城镇创建为突破,不断提升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。
钟义龙介绍,新疆兵团优化完善机制,充分发挥“健康兵团”行动推进委员会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两大平台的优势和作用,以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市建设为抓手,统筹推进“健康兵团”和爱国卫生运动。建立考核制度,将“健康兵团”纳入新疆兵团党委对师市绩效考核总体安排,每年定期组织考核评价。强化部门协同,围绕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和重大疾病防控,新疆兵团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健康知识普及等15个专项行动工作组,压实工作责任,扎实推进“健康兵团”行动。各师市按照要求高质量推进“健康兵团”行动落地落实。
新疆兵团还发挥高水平医院辐射作用,结合本地居民疾病谱和异地就医流向情况,完成新疆兵团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布局,支持建设5个左右区域医疗中心,构建贯穿东西南北中的医疗资源总体布局,带动区域医疗、预防、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和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。
数据显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新疆兵团每年投入400万元,组织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,截至目前在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,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、兵团级78个、培育专科19个、120个师级重点专科。(完)
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7日电 (戚亚平 杜新民 郑亮)近日,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一团金银川镇20连,放眼望去,广袤的田野阡陌纵横,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。连队农民艾合买提·吐尔地正在高标准农田里忙着收滴灌带,为来年耕种打好基础。
艾合买提·吐尔地告诉记者,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,棉花机械化逐年提升,植保无人机、打包采棉机、残膜回收机、智能深翻犁地机等广泛应用,全连棉花播种、耕地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,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。
俯瞰高标准农田。杜新民 摄
“我种了46亩棉花,以前每亩地产棉花300多公斤,改造以后棉花亩产500多公斤,年收入17万元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。”艾合买提·吐尔地说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,一头连着粮食安全,一头连着职工群众增收,是推进乡村振兴、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。近年来,一团金银川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对所有农田实行水、土、田、林、路的综合治理,实现了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机耕作的高标准农业生产条件,让连片的土地、齐整的沟渠成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必备的硬件基础,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。
一团金银川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种山介绍,2023年,团镇实施3.7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,对原先的滴灌系统进行合理优化,对年久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,把小块地改造成大块地,并对原先的机耕路进行沙石铺设,保证农民出行安全。
捡拾滴灌带。郑亮 摄
第一师阿拉尔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90万亩,已建设高标准农田235万亩。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,该师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,耕地质量大幅提高,种植面积、种植水平、综合效益逐年增加,一幅以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建设高标准农田,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。近年来,新疆兵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,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,着力做好“土地文章”,建成一批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涝能排、旱能灌”的高标准农田,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截至目前,新疆兵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7万亩,占耕地保有量的62%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.6个百分点。(完)